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阿璃

靈性商品、道具、符咒-都只是內心力量的延伸


朋友來訊問我能不能買紫水晶?

我說「喜歡的就買,但如果追求功能,那就不用買了」

朋友問說為什麼?

我說「不管你是買塔羅牌、水晶、靈擺物品、甚至是符咒紙,都只是內心力量的延伸,不是真的那些東西有功能。它們或許本身就是帶有能量,但絕對不如你內心力量來的強大有效!」

因為所有的力量都是來自我們的內心,以上提到的這些東西都只是一種媒介,透過他們展現我們賦予在這些工具上的內心力量,即使是千年古劍也一樣,你說他有沒有能量?


有兩種方式會讓物品有能量:

1. 活人不斷將意念能量提供給物品:

比如說:我一直相信這個手環有保佑我的能力。

→手環本來沒有能力,但是被我的意念餵養,我賦予手環「我相信手環會保佑我」的能力,所以手環會有能力保佑我,但實際上這個保佑的能力是來自我的信念、我的內心力量

2. 久久不散的怨念附著在物品上:

比如說一把千年千人斬的古劍,他的怨念極重。

→怨念這種東西,必須要有引起另一方的共鳴才會有作用。如果是放在博物館,觀眾在觀賞的同時對受難者有一種悲傷、同情的感受時,劍身上的哀傷之氣就會跟觀眾的情緒產生共鳴,觀賞的朋友就有可能會產生不適感。

→另外一種,就是後人不斷用想像的意念去餵養這個物品

「這把就是傳說中的千人斬,殺過很多人!」這樣言之鑿鑿的信念也可以附加在物品上造成一種能量餵養,就跟第一種現象很接近。

另外一種用更貼近生活的方式來呈現這個概念就是:我們用筷子/叉子吃飯,這個例子。

我們之所以可以很順的用筷子跟刀叉吃飯,是因為當我們拿起筷子/刀叉的時候,大腦已經自動在我們練習使用筷子/刀叉的過程中,把筷子跟刀叉認定為我們手臂的延伸工具,所以我們才會用得非常順手,即使每個人的握法不一樣。

而使用這些靈性商品跟道具,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樣都是內心力量的延伸。

那符咒呢?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媒介,但跟以上的媒介不同。

符咒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咒術,派別很多就不細談,但總歸一句,它也是一種工具。

我今天因緣際會在逛符咒的網站,因為我自己使用的符咒是團隊教的,不是任何教派,但我就是好奇古代的咒術跟現代的會差多少?所以才開始逛網站找線索。

於是逛網站逛到一半,就感應到哥哥大人在我旁邊吃蘋果,然後看我在逛甚麼網頁。

我跟哥哥說「為什麼網頁說畫符前要做那麼多儀式?還要擺水果、香案等等?」

哥哥說「因為他們是請天兵天將將靈力灌入到符紙中」

我說「那不就是一種工具的概念?」

哥哥「可以這麼說」

果然跟我學的不一樣呢!但是有幾家的咒術派別的比畫跟我所知的很相似,真的是有一種遠親相遇的感覺??

那麼,要如何使用內心力量?

就是要使用心靈療癒的方式來化解自己內心積鬱的情緒跟生活中的各種議題,一切都是講求往內心走,那麼內在力量就會開始浮現出來,而不是要求外在工具要多好用、多昂貴、多時尚。

像我跟學妹每次都通話都會被干擾,我們就已經會用自己的能力在手機上面加封印(不需要工具),減少被靈界干擾通話的機率。(有夠煩的!)

「後記」

當我在做每日練習的時候,突然開始冒出新的招式。

我問哥哥這是甚麼招式?祂回答「抓鬼蔭邪」

我想說「蔭邪?啥意思?」

查字典,才知道有「避、擋」的意思。然後哥哥就說「你中文真的很爛!」

我「…….」


96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