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阿璃

育兒溝通方式|內心情緒就是自己



這幾天我有分別來自不同層面跟族群的個案們,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溝通不良。


為什麼會溝通不良?

因為說者在語言表達上面比較緩慢,但是聽者卻執意要對方用自己能接受的表達方式來表達,不然就給予斥責或是批評。在這種狀況下,說者在表達的過程中就會備感壓力,她說話的技巧就會越來越慢、效果越來越差、思考跟想說的東西太多,但是嘴巴卻跟不上速度。

這樣的狀況常常出現在年紀小的幼童身上,導致孩子在情緒被激怒的情況下,還要再承受一份大人的逼迫感,讓孩子當下的心情是越演越烈,最後變成孩子動不動就很愛生氣。


那是因為──


『孩子沒有被允許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

『孩子的大腦發育速度很快,但是口語能力卻跟不上大腦發育,因此溝通產生障礙』

『大人要求孩子只能使用符合自己要求的表達方式來轉述自己的想法,卻忘記孩子會跟不上父母的要求。

對孩子來說──我已經很努力在做了,為什麼你總是看不到?

對父母來說──你怎麼連話都說不清楚?你能不能講快一點?』


這樣的狀況不只是發生在幼童身上,甚至是連我們大人開始去感受自己內心的想法時,我們的內心也會常常出現雞同鴨講的狀況。


好比說──


我有個個案,她寫了貼文在IG上,希望她男友趕快看見,然後回覆她。

貼文完後,內心冒出一句「催命符」三個字,她當下就嚇呆了,怎麼自己會有這樣的想法,要催命男友?

我聽完之後,我引導她去思考「你認為催命符的功能是甚麼?」

個案想很久,依舊想不出來。


我解釋「催命符的用意其實就是執行命令。你當下已經貼文了,你想要男友趕快看到之後了解你的心意並做相關的回覆,這是你當下的心情,可是你的內心不會用人類的話來轉述,而它自己的表達方式就是──催命符這三個字來表達,它想要男友立刻看到的情緒。」

這位個案就開始說「天啊~我的內心就不能好好的表達嗎?一定要這樣搞我?」


我說「你自己去回想一下,你的內心是不是都有嘗試跟你溝通,但是你都不解其意?因為它的表達方式你都聽不懂也看不懂?」

個案「對,感覺很難懂啊」


我說「那請你回想:是不是你在現實生活中,你的表達方式也常常跟內心一樣,無法用字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還要常常思考自己是否講出來的話對方聽得懂?或是講出來的話是不是會很傷人?所以表達速度跟方式都比較慢?」


個案「對,我朋友都說他聽不懂我想要表達的是甚麼」

我說「你的內心就是你的情緒,也就是你。所以當你對外人的溝通方式是緩慢且用字不精準的時候,你的內心跟你對話也會有一樣的狀況。我想再請問你,平常你在家練習我給的回家功課時,是不是都感受不太到內心,或者是情緒突然一下來的很快,等你想問的時候它也不太會回答,就是一股情緒卡在胸口?」


個案「對」

我「好。現在你再問一下內心針對男友這件事情的想法是甚麼。不過這一次我要你做一件事情──當你詢問內心的時候,你要跟內心說『請你用自己的表達方式來敘述你的感受,我只是想知道你的想法,我不批評也不限定你只能使用我聽得懂的方式來跟我溝通,我只想要好好了解你的感受』。」

這次,個案很順利地得到三種不同層次的答案。


我說「就是這樣。你要做的不是要內心只能用你指定的方式回答你,而是你要允許自己的內心用自己的方式跟你表達她的感受,你們兩個才有在一個共同溝通的平台上,不然你的內心永遠只會透過情緒的方式、透過生理反應來告訴你她想說的事情,然後你又要求她只能用說的方式跟你講,你們這樣子的溝通就沒有在同一條線上。」


隔天,我的某位學員是遇到同樣的問題,就是上次的那個大腸轉圈圈的外星魂。

這是我們上課也是溝通的困難重重,於是我改變了以往的詢問方式。

我跟個案說,現在你問問題,你都要用色碼來確認答案,因為你內在靈魂的溝通能力真的太跳痛了。

後來,我突發奇想的問一句她的內在靈魂:「你是走心電感應系?你不是語言系的,對吧?所以語言表達方面一直都很卡,對嗎?」


她的內在靈魂就用色卡來回答「對!」

個案才跟我說「我從小就覺得感覺是一種很虛無飄渺的東西,所以我都不相信感覺這種東西,我一直以來都用理智在過生活。可是有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有股感覺衝出來,我很想跟我朋友解釋那個感覺可是卻不知道怎麼形容,我朋友都不懂我想要表達的是甚麼。」


我「因為你的靈魂是心電感應系,所以在口語這部分本來就比較弱,但也是一種要學習溝通的課題。你說話或是思考的時候也是常常跟你的內心一樣,跳來跳去嗎?」

學員「恩,常常這邊想一想,或是像我現在在跟你講話,我的腦子就會跳到下一個主題。」

我「恩,標準的心電感應系,所以你要更允許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因為溝通也是一個學習課題。」


學員「我現在就是卡在小孩溝通這邊,小孩很容易動不動就生氣,我也不知道她在氣甚麼,叫她講她也講不出來,只會更氣嘟嘟的。」

我跟她解釋小孩生氣的原理,也請她給予小孩及自己的內在靈魂用自己舒服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跟看法,而不是一昧的要求她們只能用嘴巴說。


其實也可以引導孩子用──肢體語言、比手畫腳、畫畫等等其他不同的方式來闡述自己的情緒

這些都是很好的溝通方法,而並非只能使用語言這個工具

一旦拼湊出真相,就可以跟孩子或是跟自己的內心說──原來這個叫做XXX,以後有一樣的事情發生,你就跟媽媽說XXX


(幫孩子跟內心情緒重塑語言能力)


我們要允許自己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情緒

我們要允許自己慢慢來

我們要允許自己開始陪伴自己

不管是育兒還是跟內在溝通,都是一樣的道理。


119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