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恐懼、焦慮
這個問題被私訊的次數最多、在心靈療癒的過程中也最常出現。
在開始介紹之前,我必須從育兒的角度切入:為什麼會產生恐懼跟焦慮狀態?
人的大腦,本身就內建很多自救機制。
其中一種,就是打從新生兒一出生,就懂得如何以環境中的氛圍來判自身是否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
如果新生兒自行判斷的結果是安全的,那麼就不會哭鬧;反之,就會大肆哭鬧。
(小孩哭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理需求,但是我這邊討論的是孩子利用自己天生的能力跟判斷力來分析自身是否安全,再做相對的情緒反應)
新生兒的判斷並非百分之百準確,但他們卻是從環境當下的氛圍來分析。
這些氛圍就來自:周圍人說話的語速、口氣態度、聲音情緒,甚至是無關語言的肢體語言與沒說出口的情緒,如:說不出口的憤怒、無聲的焦躁,等等。
你們可能會覺得,新生兒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有的,新生兒剛出生時的視力其實看不清楚,但其他感官功能卻可以補強這點,所以孩子會對環境周遭的元素特別敏感。
而這樣閱讀空氣的能力,恰巧就是我們人類大腦中的自救機制的一種。
另外一種自救方式更廣為使用卻鮮為人知的方式,就是:大腦製造恐懼感
大腦為何要製造恐懼感?
第一種狀況:#就是為了保護自己、提高生存機會。
第二種狀況:#在面對從未體驗過的經驗前,大腦其實無法分辨恐懼或是興奮,所以會直接判斷成恐懼。等你體驗過之後,他會重新定義這些已經體驗過的經驗所帶來的感覺為興奮。
人類的大腦無法判斷跟預知「未知事物」是否會在接觸後傷害自身,所以將所有有關「未知事物」的訊息、領域、知識,判斷為「危險」,因此在接觸某種話題跟知識的時候,你會的有趣或是無趣,但是當你準備要去真實體驗跟接觸的時候,你的大腦通常會產生:
「ㄟ~這安不安全啊?」安全認知的恐懼
→在等你接觸之後,你發現是好玩的,那麼你這時候的恐懼就會轉變成興奮
「ㄟ~這真的假的啊?」不信任感的恐懼
→在等你接觸之後,你發現是可以嘗試的,那麼你會開始覺得有趣
「ㄟ~安內甘好?」對未知的恐懼
→在等你接觸之後,你發現是可以做到的,那麼你會開始放下恐懼,願意多做嘗試
「我不知道該怎麼做」面對做選擇的恐懼,因為不知道這個選擇做下去的後果(未知事物)是甚麼
→在等你接觸之後,你發現是事情本身就無對錯,一切只是體驗甚麼是適合自己跟不適合自己的做法
「我需要在考慮看看」害怕做出會讓自己後悔的選擇(未知事物)
→在等你接觸之後,你發現是你的猶豫不決是來自不安的心情
所以,當我們內心感到恐懼的時候,我們應該反過來,繞到恐懼的背後去觀察自己內心的情緒是為什麼恐懼。很多時候只是我們還沒接觸過,所以心生恐懼,但實際上也是興奮的一種表達方式。
由於恐懼,本身是一種維持生存的自我保護機制,最常發生的在小孩身上的就是「說謊」
~舉例~
當小孩摔破碗,不敢告訴爸爸媽媽,因為害怕被罵(個體生存受到威脅),大腦為了保護自己,會結合心理恐懼的因素,觸發「說謊」的行為。
沒有人天生故意愛說謊,每個行為的背後都有情緒主因。
而這部分的說謊行為,恰恰就是反映:「被父母責備」誘發了大腦與心理的「生存受到威脅、保護自己不要受傷(受責罵)」的區塊。
所以父母在孩子們做錯事時,請不要一時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就大聲責罵,因為那樣只會讓整個狀況更糟糕。
但是父母也很難當,大人事情本身就多,加上小孩在旁邊搗亂,很難不發火!
我了解,我也是兩個小孩的媽,所以我會建議大家用以下的方式來消除自身的內心恐懼跟焦慮:
1. 👉承認
2. 👉面對
3. 👉放下
第一步:承認自己有這些恐懼想法跟焦慮的心情
不需要壓抑自身的恐懼想法跟焦慮的心情、不需要去逃避自己有這樣的心態。這些信念會跑出來,都是有自己背後的原因,他們會跑出來就代表是給我們訊號,告訴我們要正視自己的內心跟情緒問題。
第二步:面對這些情緒
為什麼要面對這些情緒?因為「恐懼」的本身就只是一個訊息而已,只是在提醒著我們:嘿~我有東西要跟你說喔!
因為這些情緒只是代表兩件事情:
1. 💚大腦把任何未知事物、任何有威脅到自身存在的事件屬性,都歸類到「危險」
2. 💚大腦無法分辨內在靈魂的興奮,所以也一律將興奮的情緒判斷成「恐懼」
那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情緒?
~舉例~
小美最近看到數字的時候壓力頗大,常常看到數字就會聯想到「我的家人會不會某一天也在此時此刻死亡?」
依照這個案例,我引導小美問自己內心以下問題:
1. 🙋最近有甚麼事情跟數字是有相關聯的,當下看到的時候會產生壓力大?工作關係。
2. 🙋為什麼自己會看到數字壓力大?不知道。
3. 🙋最近還有甚麼事情是跟數字有關係?收入,我會緊張收入不夠,入不敷出。
4. 🙋因為擔心害怕金錢上的入不敷出,所以對數字敏感是嗎?對
所以就一來一往的問答就可以明白,小美的恐懼信念,在表面上是因為數字,但實際上是因為收入不穩定所產生的壓力,而大腦在接收到這種壓力後判斷成「影響自身生存機會、收入過低導致自身生存不易」,所以產生了恐懼信念。
這也就是恐懼背後的訊息:經濟狀況不穩所以產生壓力。
第三步:放下恐懼信念
我引導小美跟自己的恐懼信念說「謝謝你告訴我,我給我自己太多壓力了,我也知道你是我的金錢壓力所創造出來的恐懼信念,我會好好調適自己的心情,讓自己不要這麼緊張,謝謝你(大腦),我愛你。」
我也教小美,如何在工作環境中製造一些可以讓自己放鬆的技巧,比如說:聽溫和的音樂、每工作1-2小時就起來放鬆筋骨,適當的放鬆很重要,尤其是電腦業更需要讓眼睛適度休息,等等。
小美事後也回覆,他依照我的方式去做,果真恐懼感跟焦慮感舒緩很多。
這就是心靈修練(靈修)層面來面對恐懼信念的方法
不是要你去宮廟拜拜、不是要你去拜上師、不是要你每個月奉獻喜捐,更不是甚麼卡到陰
而是要你真正跟開始跟自己的內心對話,開始化解自己的不甘跟情緒,找出生活壓力的主因並且化解他,那麼我們的內在變好,外在生活也一樣會變得更好!
這些效果跟做法都不需要你花半毛錢,除非真的有不懂的地方再來找我。
每個人都可以做,也是必須做才能讓自己活得像自己、讓自己懂自己。